英国是最早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西方大国。1950年1月6日,英国就宣布承认新中国。
在英国宣布承认新中国后仅仅一周,对英国政府的第一个考验便已降临,这就是1月13日在联合国安理会关于中国代表权问题的投票。苏联代表马立克在会上提出驱逐国民党代表的提案。安理会对苏联提案进行表决,结果未获通过。英国代表投了弃权票。苏联代表团将不参加安理会的工作。
中国政府将英国弃权视为实际上支持台湾。2月8日,在胡切森即将抵京的前几天,正在访苏的毛泽东致电刘少奇嘱咐,应向英临时代办提出,英国代表在联合国继续承认国民党代表,拒绝接受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这在建立中英外交关系上是不可能不解决的先决问题。3月3日,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章汉夫在会见胡切森时要求,英国政府应采取实际行动,表明其愿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的诚意。
对此,胡切森在3月17日的答复中指出,英国与国民党政府之间已不存在任何外交关系,英之所以弃权是因为那时不存在获得多数赞成票的可能性。
英国人所说的通过协商解决问题并不是应付中方的托词。从3月上旬起,英国对中国代表权的态度开始发生积极的变化,并准备采取主动行动。3月7日,英国外长贝文在与法国外长舒曼会谈时表示,英准备鼓励安理会的多数成员投票赞成接纳新的中国代表团。
4月7日,英驻法使馆官员与法国外交部秘书长帕罗迪讨论此事。帕罗迪称由于中共承认胡志明政权,法国需要考虑到投票对正在印度支那与胡志明作战的法国部队及印度支那人民的影响。他称,如果不是毛承认胡志明,法国政府可能很早之前就已经承认北京了。此外,法国正要求美国对印度支那提供军事援助,如果不顾美国政府的反应而支持北京,法国政府处境尴尬。
显然,美国的态度最为关键。5月,英美法在伦敦举行三国外长会议。
此时,联合国出现了对中国比较有利的形势,从4月下旬至5月中旬,赖依先后访问美、英、法、苏等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对包括中国代表权在内的一系列联合国面临的难题进行斡旋。英国和法国政府均作出积极的响应,苏联也表示将回到联合国来。5月15日,在瑞士召开的万国邮联会上,瑞士和瑞典代表提出的议案获得通过。会议决定“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为出席本届执委会会议的惟一有资格的中国代表”,国民党代表于是退出会场。
然而,一桩突然事件的发生,再一次推延了英国投赞成票的计划,这就是6月25日爆发的朝鲜战争。外交部6月27日致胡切森电即改变了声调,该电称“我们在经济和社会理事会的投票问题已经因朝鲜最近的局势而复杂化”,外交部目前尚不能就如何投票作出明确答复。
朝鲜战争的爆发,使美国对共产党国家应采取强硬政策的主张得到支持和加强。
6月30日,英国外交部致电驻联合国代表团,取消原定在7月3日的经济和社会理事会上支持中国的决定。
朝鲜战争的爆发,尽管使英国的投票政策又一次发生变化,但远不像一些人所认为的那样,联合国的大门就此对中国关上。
8月1日,英国内阁会议讨论中国代表权问题。艾德礼在总结时说,英国不允许把自己置于似乎阻碍中国进入联合国的地位。
英国很快便实践了这一原则。8月3日,重新回到安理会的苏联代表马立克,提出了要求讨论中国代表权问题的议案,英国投了赞成票。该提议未获通过。这是英国在中国代表权问题上的第一次投票支持苏联提案。
第五届联合国大会定于9月19日召开。8月底,周恩来致电联合国秘书长赖依,通知他中国政府已经任命张闻天,李一氓等为中国出席本届联合国大会的代表,要求他转告有关方面,并立即办理中国代表出席本届联大的一切手续。该电还指出,联合国至今还容留国民党集团的非法代表,既违背联合国宪章,也漠视中国人民的要求。
9月4日,英国内阁会议讨论和认可了贝文关于支持中国进入联合国的备忘录。
英国和印度代表与联大主席及秘书处之间就会议的安排问题进行了秘密磋商。9月19日,在联大第一次会议上,印度未出意料地首先提出了提案,结果以18票赞成、33票反对及10票弃权而被否决。英国代表终于投了酝酿和犹豫达半年之久的赞成票。苏联代表随后又提出了要求驱逐国民党代表和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的提案,同样未获通过。英国对苏联提案投了弃权票。
按照原定的计划,一旦英国在联合国开始投赞成票,由此开始,它就必须在所有有权决定其代表资格的联合国组织中继续投赞成票。因此,英国此后还在经社理事会等组织中投了支持变更代表权的赞成票。
遗憾的是,英国的这一投票政策并未能持续多长时间。10月下旬,中国军队入朝参战,战争升级,英国的政策又一次进入动荡摇摆之中。
1951年2月1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指责中国为侵略者的决议后,在各种压力之下,英国的投票政策出现倒退。
英国为支持新中国进入联合国投赞成票的时间是短暂的,但英国为此而作出的努力是认真的。处于东西方冷战的背景下,处于中美两国的夹缝之中,英国自有苦衷。经过长时间的犹豫和彷徨后,英国终于跨出了艰难的一步,这一步是不应被遗忘的。
摘自《百年潮》